总体而言,不管是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总体经济效益指标还是从具体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指数来看,中国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优势和经济效益在逐年提高和增强。与此同时,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国内经济还是对外贸易,都要全面均衡,不仅要重视贸易规模的发展,更要关注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的优化和提高,使中国在保持贸易大国优势的同时优化和改善贸易结构、提高贸易竞争力,从而促使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和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完善,并最终过渡到贸易强国,这才是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 由于2011年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不全,大部分数据无法获得,因而选取2010年作为对比年份。
[2]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第4章 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效益
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快速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中国出口贸易中,污染密集型工业占了较大比例,与之伴随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逐年上升,2000年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3.82亿立方米,废水排放量为194.24亿吨,固体废物排放量为8.16亿吨,到2010年分别增加到了51.9亿立方米、237.5亿吨和24.09亿吨。大量“三废”的排放导致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威胁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全面评估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必须充分考虑对外贸易的生态效益。本章我们将从贸易的环境效益和贸易的资源效益两个方面构造中国对外贸易的生态效益指数,并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生态效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