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元年(1068年),变法派杰出的军事家王韶向神宗上交《平戎策》三篇,这几篇文章对赵顼的对外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主旨是先取河湟,控扼西北门户,斩断西夏的右臂;再威服吐蕃,孤立西夏,然后伺机出兵,关门打狗。这一战略分析虽然是正确的,但执行起来就会牵扯到宋军的人才与素质,对宋军的考验实在太重了。但是赵顼显然大受鼓舞,立即任命王韶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
熙宁四年(1071年),赵顼设立洮河安抚司,并任命王韶为长官,开始经略河湟。第二年,王韶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顺利招抚吐蕃部落三十余万人,拓地二千余里,收获着实不小,这让赵顼大喜。事后,赵顼立即升镇洮军为熙州,设立熙河路,以王韶为经略安抚使,史称王韶经营河湟的活动为“熙河开边”。王韶的成功,再一次把赵顼的梦想激活。所以,对西夏用兵已经是势在必行。
此时,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已发展为拥有强大武力的军事联合体,开始不断进犯宋朝西北部地区。对于赵顼主动出击的边疆策略,朝中大臣意见不一。富弼等人得知赵顼的策略后纷纷上书,希望赵顼慎重考虑对西夏的政策,不要贸然发动战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对于此事,王安石力排众议,全力支持王韶。熙宁六年(1073年),王韶率领宋军进军1800里,接连占领宕、岷、叠、洮等州,并招抚大小藩族三十余万帐。可以说,这是自北宋开国以来对辽、夏战争中的空前大胜。